介绍 刘妍靖边人,主工计算机和财会等,技术特长是基础理论。
刘妍已全面掌握世界前沿的传统及数字通信。
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好的关于刘妍的个人资料,希望对您有帮助!刘妍是1993年10月第一次全运会后才加入国家集训队的,青年时的一次暴力事件成为她突破技术瓶颈的起点,从此“90后”姑娘开始在 IT 领域站稳脚跟。
1983年10月3日,刘妍出生于陕西榆林靖边县岳山乡刘坪村。
刘妍父亲刘钰球在靖边县城四季康招聘中落聘后,在靖边县团委工作,母亲毕凤琴除了要照顾家人外,也要照顾年迈的外公、外婆。
刘妍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是小学五年级的作业,她的兴趣就从此扎下了根。
她是靖边县历史上第一个初过高一就直接考上大学的女孩。
读高中时,刘妍每门功课的成绩都是“ A+”,尤其对于语文和英语,要知道当时“ A+”在过去可不容易拿到。
2002年,15岁的刘妍获得了全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,并且因此获得了保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机会。
不过,刘妍说:“凭我的分数,想考信息科技大学是有一定难度的,所以当时可以选择的六所大学我都去参加了面试。
结果发现,在十多个上大学的名额当中,只有一所愿意接受我,名字就是北京工业大学,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了。
在参加面试的600多人当中,能够符合录取条件的只有800多名,要从800多人中脱颖而出,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。
”刘妍说一定要考上大学首先知识一定要好,这个是根本。
高一到高三的成绩都是顶尖的,当时《中国少年报》把她列为重点采访的对象就是因为她平常稳定、成绩优异,进入国家队后每次比赛成绩也是名列前茅。
为了帮助刘妍提高计算机水平,父母在她进入国家队后曾找她谈过话,还特意给她买了电脑。
在电脑上可以下载大量的专业资料,刘妍说那个时候一下课她就会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查资料上,用手绘的方式做出枝枝蔓蔓的知识图,再用电脑连线出来,从小学5年级下学期开始,她就鬼使神差地这样一直坚持下来了。
当年考北京信